古代人蹴鞠究竟踢的是什么球?

2023-11-29 20:31

1個回答
現(xiàn)代的足球運動,我們知道是起源于我國古代的蹴鞠,這項運動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唐朝時期已經(jīng)是很成熟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足球一般是黑白兩色的球體,那么,唐朝人踢的球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他們踢球又都有些什么樣的規(guī)則,和現(xiàn)在是否一樣呢?
在今天,足球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了一項全球性運動,也是一項全民性的運動,被無數(shù)人喜愛著。每到世界杯年,總會有大批的球迷為之瘋狂。足球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唐朝時是否有足球呢?他們又是踢的什么球?
其實,唐朝人也踢球,他們踢一種叫做蹴鞠的球,并且曾經(jīng)風行一時。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人發(fā)明了蹴鞠,發(fā)展到唐代,這種活動已經(jīng)相當成熟,成為當時人們非常喜歡玩的一項體育活動。
唐代的蹴鞠所用的球是充氣球,唐朝仲無顏所作的《氣球賦》描述說:氣之為球,合而成質(zhì),俾騰躍而攸利,在吹噓而取實。盡心規(guī)矩,初因方以致圓,假手彌縫,終使?jié)M面不溢。給球充氣,這是唐朝在原有球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革新,他們還有另外一項革新,就是使用了高球門,在三丈多高的球門柱設(shè)一個小門洞,踢球過門者為贏,而之前是沒有球門的,只有一個像小房子的鞠室。
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制球工藝大大改進,唐代時的蹴鞠球是有了八片尖皮縫成外殼、內(nèi)裝一個吹滿氣的豬尿泡,看上去和現(xiàn)在的足球幾乎沒有太大區(qū)別。蹴鞠球的改進大大增加了人們游戲的趣味,使之成為當時的一項最時尚的運動。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一首《寒食城東即事》,其中就提到郊游的人踢蹴鞠的情景:蹴鞠屢過飛鳥上,蹴鞠球很多次都被踢得飛上天空,甚至比鳥都還要飛得高,當時的人都以把氣球踢高為能事。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一個叫張芬的人,在廟中踢球,球飛起來的高度可以達到塔的半腰上,大家看了都很驚奇。
康駢的《劇談錄》也講了一個關(guān)于蹴鞠的故事:在當時的長安城里,有一位姓潘的將軍,他家里的許多貴重珠寶丟失,但是門窗也絲毫無損。因擔心別人笑他身為將軍卻連自身財產(chǎn)都無法保護,也沒敢聲張,暗地里拜托給了一位朋友——京兆府的緝盜衙役王超私訪。清明節(jié)這天,王超路過一條街道時,看見有幾個青年軍人玩蹴鞠,周圍圍了一圈的觀眾,一個軍人一腳將蹴鞠球踢到旁邊的人群中,剛好人群中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身著破衣,腳上穿了雙木屐,見球飛來也不避讓,迎上去就是一腳,那球騰地飛起四五丈高,過了好一會兒才落下地面,眾人看了無不心生佩服。王超看了,認為此女一定不是尋常之人,便一路尾隨她進入一個小巷子里,看她進了一間破屋,屋里還有一位老婦人,估計是她的母親。王超走進去,直言道出了潘將軍家中丟失珠寶之事。那女子聽后笑道:堂堂一個將軍竟然守不住自己的珠寶,我是故意給他開玩笑的,珠寶都在報恩寺的塔上了,你自己去拿回給他吧!由此可見,蹴鞠這項活動在當時已經(jīng)非常盛行,即使是傳奇故事中,也要加入打球的場景。
不僅民間對蹴鞠偏愛,皇宮里也有一大幫蹴鞠迷。在宮廷中,蹴鞠大多是由專業(yè)藝人進行表演,屬于朝廷宴會上的觀賞節(jié)目,教坊司和皇宮內(nèi)都有專業(yè)蹴鞠藝人。
宮廷中的蹴鞠表演一般采用單球門,在場地中央設(shè)置一個球門,用兩個長竿作門柱,再在兩柱中部懸空聯(lián)接一張網(wǎng)形成球門即為得分區(qū)。雙方隊員分別站在球門兩側(cè),按一定的規(guī)則將球從得分區(qū)踢到對方的場地,最后以得分多者為勝在當時,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設(shè)置雙球門,比賽的人分成兩隊,角逐異常激烈。仲無顏《氣球賦》中對此描寫道茍投足之有便,知入門而無必。時也廣場春霽,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然,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圓,形象地描繪蹴鞠時的熱鬧場景。
時人蹴鞠花樣繁多,除了單球門和雙球門外,還有打鞠、白打、趯鞠、筑球鞠等。打鞠也叫一人場,不需要球門,對人數(shù)也沒有限定,一人或者多人各自獨踢,用頭、肩、背、胸、腹、臀、膝等身體部位支配球,花樣繁多。比賽時,球手們輪流展示,誰的花樣多誰就能贏得比賽。這種踢法在民間也很流行,是作為個人健身活動的項目;白打,這個對人數(shù)有要求,人數(shù)必須是偶數(shù),所以也叫二人場、四人場、八人場等,比賽的時候也不用球門,就是兩個人或者多個人傳接對踢;趯鞠,這個規(guī)則相對簡單,只需要將球踢高就行,在軍隊中比較流行;筑球鞠,《宋朝事實類苑》里面提到唐代時候的筑球:球為牛尿泡,貫氣而張之,跳躍性強,民間少年筑圍而蹴之,不使墮地,以失蹴為恥,久不墮為樂,曰‘筑球鞠’。就是許多參與者同時搶球踢球,要求每次都要在球還未落地時將其踢高,盡量不要讓其落地。
據(jù)說唐太宗和唐玄宗也都喜歡踢球,因此皇宮中有專門的打球?qū)m,還有大規(guī)模球場,妃連嬪宮女們都紛紛下場踢球。尤其是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蹴鞠的風氣盛行,以致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滿,并上書勸諫,但幾乎沒有效果。到唐后期,蹴鞠依舊是流行的運動方式,很多將相大臣也能親自上場踢上幾腳。宮廷蹴鞠之風逐漸向民間傳播開來,唐代社會上的蹴鞠活動盛行,據(jù)史籍記載,當時的長安城就有永崇坊、靖恭坊、光福坊、平康坊等球場二十二個。在當時,蹴鞠不僅僅是一項重要的體育娛樂項目,人們還意識到它的健身功能。唐代人把蹴鞠叫做發(fā)汗散,所以當時人們說蹴鞠成功難盡言,消食健體得安眠,因此更加迷上了蹴鞠。
其實,蹴鞠就是足球的祖先,在唐朝時曾傳到英國,后來經(jīng)過英國改進后,現(xiàn)代足球就誕生了。
相關(guān)問答
關(guān)于踢蹴鞠的所有古代電視劇?
1個回答2024-01-29 18:49
關(guān)于踢蹴鞠的所有古代電視劇《一腳定江山》。 《一腳定江山》是由婁楠執(zhí)導,任泉、李冰冰、李宗翰等主演的古裝勵志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宋朝時期,蹴鞠運動,也就是足球運動風靡全國上下。國內(nèi)有許多專業(yè)的球隊,...
全文
中國古代為什么把踢足球叫作“蹴鞠”?
1個回答2024-01-29 15:15
“蹴鞠”一詞,最早載于《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游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
全文
蹴鞠的詞性 蹴鞠的詞性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4 22:33
蹴鞠的詞性是:動詞。 蹴鞠的詞性是:動詞。 注音是:ㄘㄨ_ㄐㄨ。 拼音是:cù jū。 結(jié)構(gòu)是:蹴(左右結(jié)構(gòu))鞠(左右結(jié)構(gòu))。 蹴鞠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
全文
如果中國古代蹴鞠高手來現(xiàn)代踢世界杯 那么國足的實力能排多少?
1個回答2024-01-27 20:10
應該比現(xiàn)在好,因為蹴鞠的門只有一個洞,這對腳法要求很高,也需要隊員間的默契
蹴鞠的戰(zhàn)國蹴鞠
1個回答2024-06-14 11:06
蹴鞠一詞最早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書中記載:西漢時身為“安陵阪里公乘”的項處,因迷戀“蹴鞠”,雖患重病仍不遵醫(yī)囑繼續(xù)外出蹴鞠,結(jié)果不治身亡。其后蹴鞠一詞在《漢書》中多次出現(xiàn)。不過,漢以前的戰(zhàn)...
全文
宋徽宗和高俅踢蹴鞠 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20:12
宋徽宗和高俅蹴鞠的故事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寫了一個由踢球發(fā)跡當了太尉的高俅。小說雖然在人物事跡和性格上作了夸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
全文
宋徽宗和高俅踢蹴鞠 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20:56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高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小說雖然在人物事跡和性格上作了夸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在古...
全文
宋徽宗和高俅踢蹴鞠 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7-30 07:08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高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小說雖然在人物事跡和性格上作了夸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在古代確有...
全文
蹴鞠是清明節(jié)的風俗嗎 踢蹴鞠的歷史淵源
1個回答2023-11-25 21:20
每當人們提起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會是在這一天當中有哪些風俗活動,比如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各地區(qū)的人們都會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來進行掃墓和祭祖,而除了祭祖在清明節(jié)當天還會有踢出局的風俗,這一習...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