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問為什么,怎么解釋都不行?其實是你沒懂孩子的“心”

2023-11-27 16:05

1個回答

這句話剛落地,我就回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幕——每當我問奶奶“這是為什么”時,她的回答基本都是“沒有為什么,它就是這樣的”“哪有那么多為什么”,甚至后來就直截了當?shù)馗嬖V我“因為這是我說的”。我曾在心里暗暗發(fā)誓:“假如將來我當媽媽了,我一定不做這樣的媽媽,我一定會耐心解釋,才不要拿家長的勢頭壓孩子呢”。

就因為入睡時不小心壓到了糖豆的頭發(fā),引發(fā)了糖豆一連串的為什么,而又因為自己的回答,讓我想起來20多年前立下的flag,這臉打的,真響~~

糖豆每天要問數(shù)不清的為什么的情景,持續(xù)的大概有2個月。一開始,我也耐心地解釋給糖豆聽,甚至有時怕解釋錯而專門上網(wǎng)找更科學準確的回答,嘔心瀝血堅持了2個星期后,我終究還是頂不住了,腦子也不過、直接回答“沒有為什么,這個是我說的”了事。不經(jīng)意間,我也成了當年奶奶曾經(jīng)的模樣。

即使我回答的如此敷衍,也依然擋不住糖豆問為什么的熱情。“一定是我哪里沒做好,糖豆才會這個樣子”我靈光乍現(xiàn),在口中嘟囔道。

經(jīng)過對糖豆迷幻行為的梳理我才發(fā)現(xiàn),同樣都是“為什么”,它們背后的動機卻不盡相同:

1.求知欲類型的“為什么”

這種通常是真的“為什么”。大概從2歲開始,孩子有了越來越多的自我意識及對眼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實現(xiàn)這個的過程,則是孩子對世界的觀察、物與物之間產生的連接了。

當面對孩子無數(shù)個“為什么”時,家長要扔掉的包袱是, “不要妄圖向孩子展示,自己是一個無所不知的家長”。

當然,也不要因為孩子問的問題遠超自己知識儲備水平而倍感壓力,索性就扔出一句“沒有那么多的為什么”來扼殺孩子的求知欲。

在這個階段,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教孩子如何去尋找答案”(即使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答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孩子尋找問題答案的方法,遠比直接給出答案更能讓孩子受益長久。

據(jù)統(tǒng)計,4歲左右的孩子平均每天要問400多個問題,請各位家長做好心理準備哈~~

2.求關注類型的“為什么”

相對于第一種“真”的為什么,那這一種就是“假”的為什么了。

無論你給的答案合不合理、對不對癥,熊孩子就是一遍一遍地問“為什么”,沒完沒了的。后來我才明白,當孩子問這樣的問題時,其 實并不是真的想要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更多的是想得到你的關注 ——源源不斷地問問題,才能得到爸爸媽媽的回應(無論這個回應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總歸是有回應的)。

所以,每當我發(fā)現(xiàn)糖豆這樣問問題時,我就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他”。之后我會暫時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哪怕時間只有1、2分鐘,我也會抱抱糖豆,在剛才說到的話題上征求他的意見或說些安慰他的話。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你的重視,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就不會通過窮追不舍、死纏爛打的提問來尋求我們的關注了。

3.抗拒類型的“為什么”

這類也是“假”的“為什么”,就像文章開頭舉的例子一樣, 孩子并不是真的想要一個答案,只是因為他不滿現(xiàn)在立刻要睡覺的決定,試圖改變我們決定的一個方法而已。

家長在處理這類“為什么”時通常會陷入一個誤區(qū),就是覺得只要能清楚地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孩子就能順從我們的決定。

可事實并非如此,無論你多有耐心、花多少時間去解釋清楚,孩子依然會不斷問“為什么”。

為什么呢?這是因為3歲左右的小孩子本身還不具備用理性思維(講道理)去想問題的能力,他們是通過感性思維(心情及身體舒適度)來決定的。

當我們試圖與一個還不具備理性思維的孩子去講道理時,孩子不僅不會被說服,反而還會惹惱家長(我都講了很多遍了,這熊孩子還是不聽,到底要鬧哪樣?。?,耐住性子、花費大量時間及精力去解釋清楚了,結果還在不停地問為什么,家長不惱火才怪呢!

遇到這種情形,我通常會采取一個策略——“反客為主”,把球原路踢回去,讓系鈴人去解決這個問題。

處理這類“假”的為什么,還有另一個策略很有效,那就是——“共情”。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只是因為他的情緒得到了理解、感情得到了共鳴。

其實,孩子總愛問這問那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他有求知的欲望啊,而家長及時給予孩子回應也是件好事,因為你能為孩子認識這個世界提供捷徑。

但這并不是說,你要一個不落地回答孩子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需要跳出這個怪圈 ——不總想著去幫孩子解答眼前的這個問題,而忘記透過問題看孩子真正的需求了。

所以,當下次再遇到孩子一連串的為什么時,不妨在回答之前,先認真想想:“孩子是在求知、求關注,還是在表達不滿的情緒?”

最后,愿每一個小朋友問出的“為什么”,都能得到家長滿意的“回應”。

相關問答
誰能看懂這個故事?我看不懂。各位高手幫我解釋一下!
1個回答2024-02-24 13:09
分割線前后是不同的人的心理活動,后面的是那個大胖子,他因為受不了了所以出來,但是暈倒在門口,最后被看門人救了,但是因為他靠在門口擋住了門,然后之前那個人就出不去了,結果就死在了里面。
有人能幫我解釋一下嗎?我不太懂!謝謝各位大師
1個回答2022-12-19 00:27
就是轉運的時候
懂得怎么解釋
1個回答2024-01-24 13:09
懂得,意思是了解其事或其意。 知道意義、做法等。 語出《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鄧九公哈哈大笑說:“老弟臺!我說句不怕你思量的話,這個事可不是你們文字班兒懂得的?!?/div>
聽的懂嗎?(解釋)
1個回答2024-03-03 23:13
就是你能聽懂嗎,看什么人,什么場合,什么語氣跟你說這句話
這詩我不懂,有人來解釋一下嗎?
1個回答2022-09-25 18:55
果然是高人啊
解釋一下這個笑話,沒看懂
1個回答2022-09-22 06:06
bu dong
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
1個回答2023-07-03 04:28
累了,有一個擁抱可以依靠;痛了,有一個懂得可以舒緩。懂你,是想你所想,憂你所憂,真正理解你心中的憂愁,苦悶;
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也沒有用。什么意思?
3個回答2023-01-23 20:15
意思是:了解你的人,你不用跟他解釋什么,他了解你,他自然會懂。不了解你的人去跟他解釋也沒用,他又不了解你,不必自降身份去跟他解釋什么。不知道這么說你懂不懂額…
"懂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解釋;不懂你的人,不需要“你去”解釋"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0-07 12:15
意思是:了解你的人,你不用跟他解釋什么,他了解你,他自然會懂。不了解你的人去跟他解釋也沒用,他又不了解你,不必自降身份去跟他解釋什么。不知道這么說你懂不懂額…
懂我的人,不用解釋;不懂我的人,何必解釋。
2個回答2022-12-23 13:05
從文學的角度講,說得很好。但我認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