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藤甲兵指的是什么

2023-11-19 16:23

1個回答
1、火燒藤甲兵出自三國的典故,藤甲兵指身著藤甲的士兵;藤甲是以西南荒蠻之地所生野藤為原料,經(jīng)能工巧匠加工制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后才制成。此甲又輕又堅,善能防箭,刀砍槍刺不入,遇水不沉,戰(zhàn)場之上所向無敵?;馃偌妆鲎匀龂牡涔剩度龂萘x》里的七擒孟獲,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搬來的救兵是烏戈國主兀突骨,手下的是號稱刀槍不入的藤甲兵,被諸葛亮用計燒了個一干二凈。
2、按照布依族先民的制作程序,一套藤制鎧甲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首先砍來青藤編制好藤甲后,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讓藤甲更具韌性。浸泡48小時后,將藤甲拿出晾干,至少要晾兩個月,然后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復(fù)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這樣的藤甲才敢穿著上戰(zhàn)場。后諸葛孔明南征之時,用火攻之計,火燒盤蛇谷,大破藤甲軍。
3、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lǐng)大軍平定孟獲,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請來烏戈國的三萬藤甲兵助陣,由于藤甲兵有藤甲護(hù)身,刀箭不入,曾大敗過蜀軍,但后來三萬藤甲兵被諸葛亮設(shè)計一把火燒死在一個山谷里。崔說,他經(jīng)過研究后認(rèn)為,歪寨村的韋姓布依族同胞就是烏戈國殘余的藤甲兵的后裔,而且當(dāng)年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戰(zhàn)場,就在今天的安順境內(nèi)。崔說,當(dāng)年殘余的藤甲兵逃進(jìn)深山中,經(jīng)過幾代人的移居最終定居在了現(xiàn)在的歪寨村繁衍后代。
相關(guān)問答
火燒藤甲兵什么意思 火燒藤甲兵啥意思
1個回答2023-11-14 00:04
1、火燒藤甲兵出自三國的典故,《三國演義》里的七擒孟獲,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搬來的救兵是烏戈國主兀突骨,手下的是號稱刀槍不入的藤甲兵,被諸葛亮用計燒了個一干二凈。 2、諸葛亮平定南方, 率領(lǐng)蜀軍...
全文
火燒藤甲兵
1個回答2024-05-26 12:35
正史中沒藤甲兵。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
全文
火燒藤甲兵 是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4-29 05:41
三國演義里的七擒孟獲
什么是火燒藤甲兵
1個回答2024-04-20 11:53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
全文
火燒藤甲兵是誰想出來的
1個回答2024-03-14 10:45
是魏延點醒諸葛亮的!用火攻!
火燒藤甲兵 是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3-15 09:03
三國演義里的七擒孟獲 第七次擒孟獲時 孟獲搬來的救兵是烏戈國主兀突骨 手下的是號稱刀槍不入的藤甲兵,被諸葛亮用計燒了個一干二凈。
火燒藤甲兵是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3-17 00:46
諸葛亮七擒孟獲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
全文
火燒藤甲兵,是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3-29 09:48
三國演義里的七擒孟獲 第七次擒孟獲時 孟獲搬來的救兵是烏戈國主兀突骨 手下的是號稱刀槍不入的藤甲兵,被諸葛亮用計燒了個一干二凈。
火燒藤甲兵的來歷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1-20 03:46
火燒藤甲兵來自三國的典故,講的是諸葛亮的計策大破藤甲兵的! 藤甲深受一些南方少數(shù)民族部落的喜愛。制作方法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卻出晾曬三日之干,然后油浸一周歲再取出來曬干,最后涂以桐油編制而成, ...
全文
火燒藤甲兵 是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3-11-20 01:26
火燒藤甲兵出自三國的典故,《三國演義》里的七擒孟獲,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搬來的救兵是烏戈國主兀突骨,手下的是號稱刀槍不入的藤甲兵,被諸葛亮用計燒了個一干二凈。 火燒藤甲兵出自三國的典故,...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