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正大光明匾額是誰寫的?為什么要寫這個?

2023-11-16 19:16

1個回答

很多人都知道,在故宮的乾清宮里面,在皇帝的頭上,懸掛著一塊寫著《正大光明》的匾額,這塊匾額在各種影視劇里面都有體現(xiàn),而之所以要這樣寫,很多人覺得是皇帝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這塊匾額上面所寫的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皇帝。那這塊匾額究竟是誰寫的,他寫這塊匾額的意義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正大光明誰寫的

故宮乾清宮的匾額正大光明,是順治帝御筆親書的。

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緣由,以及匾額背后的故事,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清朝的部分皇帝,清朝最早的兩位皇帝我們這里不提及,第三位皇帝是清世祖順治帝,而后是順治帝的兒子康熙帝,接下來是雍正帝、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帝。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一個片段是康熙帝怒斥群臣,隨后命人掛上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額,這誤導了許多電視機前的小伙伴,以為正大光明是康熙帝寫的。

康熙帝在朝期間,正大光明四字,并不是他御筆親書的,而是康熙帝他爹順治帝所寫,但原跡藏于故宮的御書處,康熙帝則是摹勒上石。

何為摹勒上石,就是康熙帝將順治帝所寫的原跡,背面以朱砂等,依照原跡勾勒出輪廓,然后復刻于石頭或者是木頭上,再以數(shù)層紙放于摹紙上,以石均勻的砑磨,使得朱砂等粘于面上,這種方法,也得以保存順治帝的原跡。

而現(xiàn)在故宮懸掛的正大光明匾額,是康熙帝摹勒上石的嗎?實際上還不是。天災人禍,就算是故宮,也無法避免。

據(jù)記載,至今六百多年間,故宮就發(fā)生過火災就接近一百起,這讓人觸目驚心,故宮火災遠超其他地區(qū),頻發(fā)的原因也眾說紛紛。

而正大光明匾額,在經(jīng)過康熙帝摹勒上石之后懸掛于正殿,而后經(jīng)歷了雍正帝、乾隆帝到了嘉慶帝,即嘉慶朝,在嘉慶二年,曾發(fā)生過嚴重的火災,乾清宮毀于火災,在烈火之下,正大光明匾額化為灰燼,而后嘉慶帝命人重新臨摹。現(xiàn)在故宮所懸掛的正大光明匾額,應當是嘉慶帝時所制。

2、正大光明匾額的顏色變化

匾額,是古代建筑的標志性之一,部分小伙伴可能不熟悉,匾額通常懸掛于門的正上方或屋檐之下,有點像我們現(xiàn)在門口對聯(lián)的橫幅。在電視古劇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店鋪之間的恩怨,往往會想盡辦法拆掉對方的匾額,因為匾額,就相當于人類的名字、建筑的靈魂。

正大光明的匾額,是怎么樣的呢?如果我們現(xiàn)在去到乾清宮,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建筑物,舉目瞻望富麗堂皇的宮殿,可以看到正殿中高掛著一塊巨大的印有正大光明的匾額。匾額壁是黑的,字是金的,雄渾有力的四個大字----正大光明,讓遙望者也能感受到一股正氣。

正大光明,最開始出自于《周易》,大者,壯也,而天地之情可見也。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譯為要想皇位穩(wěn)固,必須效法天地,順應人情,統(tǒng)治是正大光明的。

當時,順治帝是清朝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開明的統(tǒng)治如若未英年早逝,必定是一代霸主,正大光明正是體現(xiàn)了他的統(tǒng)治思想,于是御筆親書,寫下正大光明,順治帝要求自己,包括后來的皇帝,做事一定要正大光明,盡管后來清朝不斷地衰敗最終走向滅亡,但正大光明匾額一直懸掛于此。

我們到乾清宮,看到的正大光明匾額,電視劇、網(wǎng)絡上的圖片,字體都是金色的,其實并不是。

正大光明四字,是白色的,只是其三百多年的歷史,見證了清朝的興衰,字體也由一開始的白色,被時間的長河化為金色,盡管如此,匾額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何況是正大光明匾額,其依舊氣勢如虹。

3、正大光明匾額背后發(fā)生的故事

馬未都在節(jié)目中為我們講解到,正大光明匾額,背后還藏有秘密建儲的故事。建儲,其實就是立皇太子,確定未來皇位的繼承人。

縱看中國的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獨特的地方,一開始建儲大部分都是選擇嫡長子,若發(fā)生意外嫡長子辭世則選擇嫡次子這樣一個順序,這樣的做法使得出生便明確了皇位的繼承人,而后隨著王朝更迭,不再采用這種方法但是依舊是公開建儲。

這樣還是一早就明確的給出了誰是皇位繼承人,這種建儲,使得太子間競爭激烈,斗爭殘酷。

在秦朝時,秦始皇嬴政一辭世,小兒子胡亥便串通宦官趙高以及丞相李斯等,竊取了皇位的繼承權,并且偽造遺詔迫使皇太子自殺。

而他在登基之后,由于他的做法是篡權,并不是名正言順的登基,則擔心其他皇子不服,也以他的這種方式搶奪帝位。為了解決后患,便將兄弟姐妹全部都殺死。

就是歷史上一代的明主的唐太宗,也是通過政變奪取到皇位的。

當出現(xiàn)皇帝起,皇位繼承的斗爭便從未停止過,古裝電視劇已為我們很好的演繹出皇位的爭奪到底有多殘酷。

而到了清朝,康熙去世后,雍正作為勢力較強的太子,在皇位爭奪中占據(jù)上風,成功稱帝,成為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三位皇帝。

雍正帝也是過來人,明白皇位爭奪有多殘酷,為了避免后世皇室間,為了爭奪帝位而再次發(fā)生骨肉相殘的事件,雍正帝改變了公開建儲的方式,設立了秘密建儲制度,而建儲的旨意便是藏放于正大光明匾額后。

秘密建儲,就是由皇帝親自秘密寫儲君旨意,一共是相同的兩份,一份由皇帝自己藏匿起來,另外一份則裝在匣子中,匣子存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等到皇帝他日辭世,在所有大臣共同見證下,建儲的旨意便從正大光明匾額后取下,與另外一份旨意一起公開于眾,相互對證而后生效。

并且在當時,旨意的寫法,是采用漢字加滿文的寫法,想要在旨意上添加筆畫以達偷天換日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為滿文不比漢字,是沒有橫豎撇捺的筆畫,有點類似現(xiàn)在的俄文。

不得不說,雍正確實是一位明君,設立的秘密建儲制度,使得清朝后面的皇位接班人,變得較為簡單易行,而不會像過去一樣斗爭慘烈。

秘密建儲,旨意置于正大光明匾額后,正大光明四個大字,仿佛變成了秘密建儲的靈魂:宏正極大、公正無私。

在雍正帝設立秘密建儲制度后,乾隆是第一個以秘密建儲的方式登帝的人,上位順利。乾隆過后,嘉慶帝也是以此方式登基。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皇帝中,秘密建儲的意義卻不是很大了。

嘉慶帝共生五子,第一個孩子在很早就夭折了,于是剩四子,相比起嘉慶的老爸乾隆,生了十七子,少的不是一丁半點。而到了咸豐皇帝,則僅有一子,在咸豐皇帝還未立儲時,就因病辭世了。

咸豐帝是清朝最后一位擁有實際統(tǒng)治權的皇帝,而咸豐帝過后,清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一蹶不振,開始走向滅亡了,再加上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同時同治帝以及接下來的光緒帝,都沒有兒子,這種秘密建儲制度已然失去了其意義而自行廢除了。

如今,正大光明匾額仍高掛于乾清宮前,這件歷史文物,見證了清朝的繁華興盛與落寞退場,時間在其身上留下了痕跡,重溫了正大光明匾額背后秘密建儲制度的歷史事,也讓我們再次見證了歷史。

相關問答
匾額的御賜匾額精品
1個回答2024-03-28 23:28
2010年12月-保利拍賣會“大漆填金乾隆御題詩匾額”112萬成交 2013年5月-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乾隆御筆 「觀妙」匾額”159萬成交
匾額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1-28 08:33
匾額是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分,相當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額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說文解字》對“扁”作了如下解釋:“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倍邦~”字,《說文解字》作“額”字。即是...
全文
匾額和對聯(lián)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3-05 22:49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墨翰林書.昨天看到的覺得不好.今天我來對......戲下研習眼瞎戲....河北曹志月對.....酒中敘舊續(xù)盅酒....棋下一齊議瞎棋......印中觀音管仲印....解縉留下一超...
全文
這個匾額上是什么字
1個回答2024-04-24 02:41
這個匾額上是什么字 這個匾額上的字是: 人歸玉壘 rén guī yù lěi
匾額題字書法圖片
1個回答2024-05-30 09:45
匾額題字書法的圖片: ?
太和殿龍椅上面的匾額到底寫的是什么東西?
1個回答2023-02-17 18:13
太和殿寫的是建極綏猷
觀音之閣匾額的來歷?
1個回答2024-02-27 06:27
天津薊州城中心的漁陽古街上,有一座千年古剎,叫獨樂寺。 獨樂寺里有個觀音閣,是我國僅存的最古老、最大的木結構建筑。 閣上匾額“觀音之閣”是李白在52歲北游幽州時題寫的,據(jù)說這也是現(xiàn)存世上唯一的...
全文
中國歷史上著名匾額精品分別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5 12:23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匾額遍布神州大地。這些匾額既是著名建筑和風景名勝的點睛之筆,也是中國一種獨特的,集建筑、文學、雕塑和書法等于一體的藝術形式。在中國有3塊匾額中的精品,它們是河南省“留...
全文
孔府對聯(lián)匾額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18:15
寶月卿云? 三堂上房內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寶月卿云瞻厥度,奇文妙墨炳其華?!? 寶月,玉器的總稱,引申為泛指一切珍貴的物品。? 卿云,同“景云”(“卿”同“慶”),一種彩云,古時候人們...
全文
請問圖片中的這塊匾額的含義及出處?
1個回答2024-03-06 18:28
這個匾是仝(音同)登道岸。 是太上三生解怨經(jīng)中的,道教超度用語。非要解釋的話,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