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王翦歷史原型活了多少歲 秦朝王翦是怎么死的

2023-11-07 07:04

1個回答
  秦國名將王翦與白起、李牧、廉頗并稱戰(zhàn)國四大名將,而且后世還尊王翦為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從而肯定了王翦在歷史上的功績,《大秦賦》里秦王能統(tǒng)一六國,王翦可謂是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秦國很難攻下趙國,只有王翦還能與趙國名將李牧一較高下,從劇情來看,王翦年紀很大,他的歷史原型活了多少歲?最后怎么死的?

  王翦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的將領和軍事家,他年少時期喜歡研究兵法,一直跟隨嬴政左右,后來王翦攻破趙國和燕國都城,并消滅了楚國,可以說王翦是秦王統(tǒng)一六國的大功臣,先是拜為太師,后封為武成侯,他在秦國的地位舉足輕重。

  秦始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后,王翦急流勇退,沒有繼續(xù)輔佐嬴政,得以善終,史書里并沒有王翦生卒年的記載,也無法知道他具體活了多久,有網(wǎng)友推斷王翦生年大約是公元前284年,卒年應該是公元前220年或者219年,所以王翦差不多活了六十五歲。

  秦王嬴政準備滅楚時,王翦已經(jīng)是老將了,當時他的年齡應該在六十歲左右,楚國被滅后,史書上就沒有關于王翦上戰(zhàn)場的記載了,那時是公元前223年,嬴政是在公元前221年消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的,兩年后,嬴政東巡經(jīng)過瑯琊進行石刻,上面有王翦兒子和孫子的名字,由此可見,王翦當時已經(jīng)過世,應該是壽終正寢,常年奔波在戰(zhàn)場上的人身上會有很多傷痛,能夠活到六十多歲算是長壽。

  王翦是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有勇有謀,一生征戰(zhàn)無數(shù),為秦國鞠躬盡瘁,他和蒙恬在嬴政統(tǒng)一六國這件事上戰(zhàn)功最大,沒有他們,可能就沒有后來的秦朝。
相關問答
秦國名將王翦怎么死的
1個回答2024-07-06 04:52
秦國名將王翦是年終去世的,也算得上是壽終正寢。他的兒子是王賁,像他的父親一樣,也是出名的戰(zhàn)將。 王翦我們對他的了解可能沒有多少,但是每個經(jīng)歷義務教育的人一定聽說過這個名字,在荊軻刺秦這篇古文中曾有...
全文
秦國名將王翦簡介
1個回答2024-05-23 15:21
王翦(jiǎn )(生卒年不詳):姬姓,王氏,名翦(jiǎn )。頻陽(今陜西省富平縣 王翦美原鎮(zhèn)古城村,頻陽源于本地頻陽河(今天的富平順陽河))人,秦代杰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后秦國的又一位名將。與...
全文
秦朝滅亡王翦去哪了
2個回答2023-01-19 00:08
王翦是王賁的父親也是王離的爺爺,到王離那會王翦和王賁都不在了,王離給蒙恬做副將,蒙恬隨扶蘇一同自刎,王離只能自己帶隊回去結果沒打贏項羽
歷史上王翦是個什么樣的人,王翦有什么著名的事?
1個回答2024-05-17 22:57
王翦,戰(zhàn)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xiāng)(今陜西富平東北)人,秦國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zhàn)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1]。與其子王賁一并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
全文
歷史上王翦是個什么樣的人 王翦有什么著名
1個回答2024-06-19 13:32
王翦 (戰(zhàn)國末期秦國名將、軍事家)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內(nèi)陽東鄉(xiāng)戰(zhàn)國時期秦國容名將、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zhàn)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并...
全文
秦將王翦的一生對秦朝有哪些影響?他有著什么貢獻?
2個回答2022-11-18 11:03
保護了秦朝的安穩(wěn),是一個非常有戰(zhàn)斗能力的大將,幫助了秦朝完成統(tǒng)一,有非常杰出的貢獻,穩(wěn)定了當時的江山。
秦國的王翦是怎么死的
2個回答2023-11-18 13:05
老死家中! 秦國名將王翦! 戰(zhàn)國時秦國名將,頻陽東鄉(xiāng)(今陜西富平東北)人,出身于世代將門,少年時喜愛兵法,青年時投入軍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為大將領兵攻趙國,大敗趙軍,攻陷九座城池...
全文
秦國的王翦是怎么死的
1個回答2023-11-18 14:43
老死家中!秦國名將王翦! 戰(zhàn)國時秦國名將,頻陽東鄉(xiāng)(今陜西富平東北)人,出身于世代將門,少年時喜愛兵法,青年時投入軍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為大將領兵攻趙國,大敗趙軍,攻陷九座城池。秦王政...
全文
秦國的王翦是怎么死的
4個回答2023-11-19 10:52
秦國的大將王翦功勛卓著,其最終結局如何?各位,這個話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平時老百姓喜聞樂見,經(jīng)常討論的話題,屬于社會熱點話題,比較接地氣,也比較能引起大伙兒的共鳴。其次,這個問題具有科普的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