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要不要做聽話的孩子

2024-02-29 20:46

2024-02-29 21:23
我們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就像我們都喜歡聽話的小動物一樣。從小我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不,應該說從我上小學后,我變成了一個聽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還是很不聽話的。

比如,小時候我最愛吃的是冰棍,那時候村子里是五分錢一根,每次大街上有賣冰棍的我一定會要,跟著媽媽的后邊大喊,每次都如此,有時候她不給我買,我就在家里的地上打滾,哭聲能夠驚動四鄰。每次結果似乎都是我獲勝。

有一次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推薦的一款玩具,叫做七巧板,我喜歡級了,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和媽媽提起這個玩具,我清楚的記得是2元錢,可是我不知道那時候2元錢多么的值錢,于是我跟著她老人家一個中午,甚至不惜下午去上學遲到,而我?guī)缀跏菑膩聿贿t到的學生。

隨著年紀的長大,我不知不覺開始變得聽話了,母親總教育我要聽話,聽老師的話,聽父母的話,于是那些年我上學聽老師的話,在家里聽父母的話,盡管他們不是特別嚴厲的那種人,有些事情也會和我商量,但是我始終還是大多數(shù)時候變得遵從他們的意見。

我深刻意識到,這種聽話的觀念,讓我把很多童年對老師的聽話映射到我的學習生涯和進入社會的工作之中,有很多好多習慣,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我通常比較容易遵守規(guī)則,比如,我上班幾乎從來不會遲到,除非一些特別重要的事情否則幾乎不會請假。這都是我的童年的習慣帶給我的,同時也會有一些逃避行為,比如,一但遇到激烈的沖突的時候通常會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遇到一些自己的利益和情感沖突,我通常會選擇照顧到別人的情感,很多時候對自己造成內傷。

比如,我的來自城里的高中同桌,他的家里是有錢的,但是她每次月末的時候都沒錢吃飯,于是找我借錢,每次不多,也就5元,從來沒有還給我過。我每次卻不敢向他要錢,內心總是有一種恐懼,也許是怕傷害感情或者面對沖突,可是心里卻總是不悅的。

再比如,我之前寫過的文章里提到的,在面對一家公司最初談的薪水和實際發(fā)的薪水相差很大的時候,我的選擇是找人事和領導確認,但沒有再繼續(xù)深究這件事。和我的朋友交流這件事,她的反應是“至少應該有一場談判的過程才對?!敝徊贿^此時,我的內心不再有任何的不悅,可以淡然處以。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行為,而他的童年又對他的性格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么我特別喜歡《道德經》的原因,它的很多思想正好解釋了我的行為,讓我得以安心的做我自己,我喜歡中國道家和佛學也在于此。當然也正是一本本這樣的書讓給改變了對待這個世界的看法,對待自己的看法。

當面對這些看似不公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到底要不要去爭取,其實答案沒有對錯,也沒有什么標準的做法。而關鍵是你是否能夠接受那個時候的你,那個你是否是真實的你。最糟糕的莫過于你感到十分的委屈,內心覺得不公平,但又沒有勇氣去做出改變事情結果的行動?;蛘吣闶且粋€有勇氣行動的人,但是你懷著一顆憤恨的心去行動,企圖一定要改變結果。無論是哪一種,你都將給自己帶來災難。

回到主題,我們要不要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的思考是“要”——要聽自己的話,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安靜而平和的問問自己,這真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嗎?如果是,那么就去做,安靜而平和的去做,如果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些什么,那么也沒有關系,盡己所能,但一定要安定平和的接受和看待這一切。

如果你有一個孩子,我則希望你問問他的感受,和他溝通再做關于他的決定,而不只是說“孩子,要聽話?!比绱?,他的未來也許只會變成只懂得討好別人的聽話的人,而不懂得遵從自己的內心,做真正的自己。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