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古今中外不懂得分享的人,最后失敗的例子。 急需,在線等

2024-01-29 13:13

2024-01-29 16:22
  朱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大梁(今開封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哲學(xué)家,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刑”,也就是重視個人生命,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侵害別人。楊朱的見解散見于《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耙幻话巍边@個成語和楊朱有關(guān)。



  《列子》的《楊朱》篇中有個故事說,有一次,墨子的學(xué)生禽滑厘問楊朱:“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干不干?”楊朱說:“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就能解決的!”禽滑厘又問:“假如能的話,你愿意嗎?”楊朱默不作答。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xué)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價:“楊朱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心甘情愿?!焙笕顺S谩耙幻话巍北扔鞣浅A邌荨⒆运降娜?。楊朱的話中包含的是人間的大智慧,他實踐的是無為而治,只是被世人不屑而已。在先秦諸子中,楊朱無疑是一個另類人物,他的“為我”是把人首先理解為生物性的存在,堅持從人本身去說明人,而不是人為地附加更多虛假與神圣的東西,這極易招致曲解與中傷,甚或使人誤入歧途,但其中不乏合理性,頗有幾分前衛(wèi)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