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一千個為什么的法師叫什么名字?

2024-01-21 02:34

2024-01-21 05:58
佛菩薩、阿羅漢這都是圣人,“圣”就是覺悟。真正覺悟,真正把身放下了,不再執(zhí)著身是我,不再有對立了,真正肯定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跟自己是一體,一體哪有分別?!
  一體,相不一樣,在我們一身就可以能看到的,眼睛的相跟耳朵的相不一樣,作用也不一樣,但是它是一體,一體就不能有分別;舌頭跟牙齒是一體,相不一樣,你有沒有自己牙齒咬破舌頭的這種事情?很多人都有;你問我,我也有,不止一次。牙齒不小心把舌頭咬破了,舌頭有沒有抗議?有沒有跟牙齒算賬要報復(fù)?這沒有。為什么?一體。
  海賢老和尚冤枉受別人指責(zé),收電費的人還打了他兩個耳光,吐了他一臉唾沫,他有沒有怨恨?沒有,別人看到打抱不平,老和尚說忍忍,沒事,忍者自安。老和尚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無論用什么惡劣的態(tài)度對他,不會發(fā)脾氣,不會記在心上,沒有怨恨。尤其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無量壽經(jīng)》上,佛都勸我們,人造了錯事情,特別是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一定要知道他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有人教他,他才會犯這種錯誤。要原諒他,不能記恨在心,這是對的。
  【解】十號者:一如來、二應(yīng)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diào)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
  “如來”意思很深。《金剛經(jīng)》上說的,“如來者,諸法如意”。諸佛是一切法,一切萬法。“如”是什么?真如。一切法哪一法不是真如?!“諸法如意”,那要知道“諸法如意”,諸法就平等了,諸法沒有高下。就事上來說佛法里有解釋,“如來者,今佛如古佛之再來”,這從事上說的。我們對古佛尊重,對今佛就要跟對古佛一樣的尊重,不能有分別。
  第二“應(yīng)供”。“應(yīng)供”是應(yīng)該接受供養(yǎng),為什么?佛是無上福田。供養(yǎng)佛,福報大了,這是真正的福田、無上福田。你要想修福,你要供養(yǎng)佛。
  所以諸菩薩他們最喜歡的兩樁事情:一個是供佛,一個是聞法。供佛增?;郏劮ㄩL智慧,你看福、慧雙修,菩薩給我們表法,菩薩給我們做榜樣。
  我們要想自己多福多智慧,你就要懂得供養(yǎng)。財供養(yǎng)得財富,法供養(yǎng)得聰明智慧,無畏供養(yǎng)得健康長壽,這三樣?xùn)|西都想要,那你就拼命修,真干。
  供佛是福田,還得要供養(yǎng)貧窮的人、供養(yǎng)殘疾的人、供養(yǎng)愚癡的人,看到人家在苦難邊上,只要看到的,盡心盡力的幫助他,這就對了,這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為什么?這些人跟我同一體。這些人不是別人,本來是佛。這種供養(yǎng)當中會有恭敬心,不敢小看他、不敢輕慢他,這福報就更大了。我們完全是在平等的地位上。
  第三“正遍知”。這是自性智慧現(xiàn)前,自性里頭本具的智慧。“遍”,無所不知。這個“知”是正確的,不是錯誤的、不是偏見、不是邪見,正知正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什么時候現(xiàn)前?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時候就現(xiàn)前。
  第四“明行足”?!懊鳌笔侵腔??!靶小笔切袨?。行為包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白恪笔菆A滿。智慧圓滿,德行圓滿,這是贊嘆佛的。智慧、德行都圓滿,“足”就是圓滿,滿足了。
  第五個德號叫“善逝”?!吧剖拧眱蓚€字的意思很深,也是妙極了?!吧啤笔呛玫綐O處,無論他的思想、他的言語、他的行為,顯示在教化眾生?!吧啤?,中國人講“止于至善”?!笆拧笔鞘裁匆馑??一塵不染。也就是說,他的善心善行,完全是從自性露出來的,這里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zhí)著。妄想,生滅全部沒有了,這叫“逝”。大乘教里常說的,“無作而作。作而無作”,“無作”是逝,“作”是善。他作不作?作,雖作,一塵不染。心里頭沒有起心動念,等于沒作;沒作,真作。作跟沒作沒有兩樣,這個境界高,叫不著相。
  第六“世間解”。世間之事,六道、十法界他全知道。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些科學(xué)都不承認,科學(xué)說這些話都是贊美之詞,不是真的,世間哪里會有這種人?不相信。這就是科學(xué)的精神一定拿證據(jù)來,沒有證據(jù)不能接受。
  佛教有沒有證據(jù)。有證據(jù)。這個證據(jù)你拿不到,證據(jù)是什么?禪定。你沒有入定,你怎么知道定中境界;而且禪定深廣層次是無盡的,《華嚴經(jīng)》上給我們排的等級就五十二個。五十二個菩薩的等級是定功淺深不相同,從初信、二信、三信到等覺、妙覺,妙覺圓滿,五十二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上面等覺、妙覺,明顯說出來,定功淺深五十二個等級。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