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創(chuàng)作《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時的背景

2024-01-21 02:23

2024-01-21 03:26
  舞劇《天鵝湖》

  四幕芭蕾舞劇,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羅斯古老的童話,由別吉切夫和蓋里采爾編劇,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編導在創(chuàng)作上的平庸以及樂隊指揮缺乏經(jīng)驗,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敗。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從此成為世界芭蕾舞的經(jīng)典名著。

  《天鵝湖》 至今仍是舞蹈家們所遵循的楷模, 同時也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舞劇的典范。 劇情大致是: 被魔法師羅德伯特變成天鵝的奧杰塔公主,在湖邊與王子齊格弗里德相遇,傾訴自己的不幸,告訴他:只有忠誠的愛情才能使她擺脫魔法師的統(tǒng)治,王子發(fā)誓永遠愛她。在為王子挑選新娘的舞會上,魔法師化成武士,以外貌與奧杰塔相似的女兒奧吉莉雅欺騙了王子。王子發(fā)覺受騙,激動地奔向湖岸,在奧杰塔和群天鵝的幫助和鼓舞下,戰(zhàn)勝了魔法師。天鵝們都恢復了人形,奧杰塔和王子終于結合在一起。

  《天鵝湖》的音樂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詩篇,每一場的音樂都極出色地完成了對場景的抒寫和對戲劇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個角色性格和內心的刻劃,具有深刻的交響性。這些充滿詩情畫意和戲劇力量,并有高度交響性發(fā)展原則的舞劇音樂,是作者對芭蕾音樂進行重大改革的結果,從而成為舞劇發(fā)展史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其中許多音樂都是流芳百世佳作,這里只能選擇其中著名的幾首加以介紹。

  舞劇的序曲一開始,雙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調引出故事的線索,這是天鵝主題的變體,它概略地勾劃了被邪術變?yōu)樘禊Z的姑娘那動人而凄慘的圖景。 全曲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結束時的音樂。這一幕是慶祝王子成年禮的盛大舞會,音樂主要由各種華麗明朗和熱情奔放的舞曲組成。在第一幕結束時,夜空出現(xiàn)一群天鵝,這是樂曲第一次出現(xiàn)天鵝的主題,它充滿了溫柔的美和傷感,在豎琴和提琴顫音的伴隨下,由雙簧管和弦樂先后奏出。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間的《查爾達什舞》。音樂的前半段舒緩而傷感,如舞蹈前的準備,音樂后半段節(jié)奏強烈,顯示出舞蹈者的粗獷,是一首狂熱的舞曲。 《西班牙舞》,音樂富有濃厚的西班牙民族風味,西班牙響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樂的民族特色。音樂前半部分熱情奔放,氣氛熱烈,后半部分則充滿了歌唱性和旋律性?!赌遣ɡ镂枨肥且皇资种囊獯罄L格的舞曲,整個舞曲以小號為主奏,音樂活潑,前半段平穩(wěn), 后半段則節(jié)奏越來越快,氣氛越來越熱烈, 是一首塔蘭泰拉風俗舞曲?!端男√禊Z舞》也是該舞劇中最受人們歡迎的舞曲之一,音樂輕松活潑,節(jié)奏干凈利落,描繪出了小天鵝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質樸動人而又富于田園般的詩意。

  舞劇《胡桃夾子》

  兩幕三場夢幻芭蕾舞劇,作于1892年。劇本是彼季帕根據(jù)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話《胡桃夾子和鼠王》及大仲馬的改編本寫成的。作者從舞劇中選了六首曲子作為《胡桃夾子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響樂演奏會上首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劇在彼得堡首演。 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劇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臺上久演不衰的舞劇精品之一。

  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神話色彩, 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 劇情大致為:圣誕節(jié),女孩瑪麗得到一只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zhàn)。后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舞劇音樂中最為著名的是《花之圓舞曲》,選自舞劇第二幕中糖果仙子與眾仙女群舞時的音樂,經(jīng)常單獨演出。豎琴的華麗流暢的序奏之后,圓號以重奏形式奏出圓舞曲主題,旋律如歌,表現(xiàn)出糖果仙子與仙女們輕盈婀娜的舞姿,在單簧管相呼應的獨奏之后,樂曲的主題抒情而優(yōu)美。

  《進行曲》選自舞劇第一幕第一場中孩子們登場時的音樂。這段音樂兼有進行曲和雙拍子舞曲的特點,輕快活潑的旋律生動描繪了孩子們吹著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氣十足的神態(tài),同時也表現(xiàn)了孩子們活潑敏捷的特色。

  《特列帕克舞曲》選自舞劇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會中的音樂,是一首雙拍子的俄羅斯舞曲,情緒歡快奔放,力度變化激烈,節(jié)奏動力感極強,音調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鮮明的民族色彩,整個舞曲洋溢著興奮奔放的情緒。

  《蘆笛舞曲》也是選自舞劇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會中的音樂,音樂用長笛代替蘆笛,以長笛三重奏的形式展開主題,節(jié)奏輕快而帶有詼諧的色彩,主題愉快活潑,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園晨曲,這是一首著名的體現(xiàn)長笛特色的音樂。

  舞劇《睡美人》

  完成于1889年,三幕芭蕾舞劇。全劇共有61段音樂,作者曾親自將本劇中的五個精彩片段改編為一套組曲,稱為 《睡美人》組曲。 原劇為一出童話劇,根據(jù)法國作家貝洛的作品《林中睡美人》改編。

  其故事梗概為:美麗的奧洛拉公主受到邪惡的妖婆卡拉波斯的詛咒,在十六歲時被紡錠刺傷手指而死。但由于代表善良與智慧的精靈里拉用魔杖趕走了妖婆,使得奧洛拉公主幸免一死,而以沉睡一百年來代替了死亡。一百年之后,恰逢白馬王子狄吉列經(jīng)過這一城堡,他依照里拉的指示,用熱吻喚醒了奧洛拉公主。故事的結尾是王子與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本劇在芭蕾舞劇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將傳統(tǒng)的古典舞劇引向了高峰。

  下面介紹一下本劇中最著名的兩個片段:圓舞曲,為《睡美人》組曲中的第五曲。這一片段選自第一幕中,遠道而來的四位王子手持鮮花向奧洛拉公主求婚時的場面。旋律由樂隊的弦樂部分奏出,充滿了輕松活潑、抒情優(yōu)美的圓舞曲特色。慢板,為組曲中的第二曲。 第一幕中, 公主在十六歲生日宴會上深情地接過求婚者贈送的玫瑰,因此這一段也被稱為《玫瑰花的慢板舞曲》。柔婉抒情的主旋律生動地表現(xiàn)出公主優(yōu)雅大方、彬彬有禮的舞姿。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