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梁刺骨的故事

2024-01-19 00:34

2024-01-19 03:20
典故如下:
1、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xué),每天一早就起來讀書,直至深夜。因為疲勞瞌睡,會不知不覺地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拴在屋梁上,一頭系在自己的頭發(fā)上。這樣以來,如果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疼。
2、另外,戰(zhàn)國時的蘇秦在游說秦國失敗后,回到家里發(fā)憤學(xué)習(xí),每當(dāng)晚上讀書讀得疲倦打瞌睡時,他便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鮮血淋漓。他后來終于成為有名的政治家。這個成語形容人刻苦讀書,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后來終于成為儒學(xué)大師。
1、出處: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xué),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1]
2、用法:聯(lián)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xué)習(xí)。
3、近義:映雪讀書、鑿壁偷光
4、反義:無心向?qū)W
5、示例:清·李漁《比目魚·贈行》:"我懸梁刺股年復(fù)年,把銅雀磨穿。"
懸梁其解為:用繩索等吊具綁其頭部(頭發(fā)),使其固定在一個空間位置(懸空),不會因困倦自由活動,其中"梁" 指房梁,"股"在古代為大腿的意思,故為"股"。
故也稱:頭懸梁,錐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