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唱歌的火爐]會唱歌的火爐閱讀答案

2023-12-11 08:04

2023-12-11 09:10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大興安嶺度過的。那里一進(jìn)九月,大地的綠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會裊裊飄向山林河流,漫長的冬天緩緩地拉開了帷幕。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護(hù)神一樣,每天都要眨著眼睛釋放溫暖。一直到次年五月,春天姍姍來臨時,火爐才能熄滅。
  火爐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們就得跟著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兩種:手推車和爬犁。手推車是橡皮輪子,體積大,既能走土路,裝載又多,所以大多的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進(jìn)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暢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腳就不靈便了,而且它裝載量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少。我們家拉柴火,都是由父親帶領(lǐng)的。姐姐是個干活實在的孩子,所以父親每次都要帶著她。弟弟呢,那時雖然也就是八九歲的光景,但父親為了讓他養(yǎng)成勞動習(xí)慣,時不時地也把他帶著。他穿得厚厚的,看上去像一頭小熊。我們通常是吃過早飯就出發(fā),我們姊弟三人推著空車上山,父親抽著煙跟在我們身后。冬日的陽光映照在雪地上,格外地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睜不開眼睛。父親生性樂觀,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聲有時會把樹上的鳥給驚飛了。父親是個愛樹的人,他從來不伐鮮樹,所以我們家拉燒柴是鎮(zhèn)上最本分的人家,比別人家費勁,回來得也會晚。因為風(fēng)倒樹是有限的,它們被積雪覆蓋著,很難被發(fā)現(xiàn)。
  我最樂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尋找風(fēng)倒樹。往往尋著尋著,聽見啄木鳥“篤篤”地在吃樹縫中的蟲子,我就會停下來看它留下來的足跡。往往在我游逛的時候,父親的喊聲傳來,他吆喝我過去,說是找到了柴火。
  冬天的時候,攝氏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是司空見慣的。在山里待的時間久了,我和弟弟都覺得手腳發(fā)涼。父親就會劃拉一堆樹椏,為我們攏一堆火。潔白的雪地上,跳躍著一簇橘黃的火焰,那畫面格外美。我和弟弟就湊上去烤火。因為有了這團(tuán)火,我和弟弟開始用棉花包裹幾個土豆藏在懷里,帶到山里來,待父親點起火來,我們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當(dāng)火熄滅后,土豆也熟了,我們就站在寒風(fēng)中吃熱騰騰、香噴噴的土豆。
  每當(dāng)我從山里回來,聽著柴火在火爐中“劈啪劈啪”地燃燒,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柴火燃燒的聲音像唱歌?;馉t在漫長的冬季中就是一個有著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唱歌,不知疲倦。它的歌聲使我懂得生活的艱辛和樸素,懂得勞動的快樂,懂得溫暖的獲得是有代價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憶少年時代的生活,火爐的影子就會悄然浮現(xiàn)。
 ?。ɡ`綣選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1年第3期)
  【導(dǎo)讀】
  在這篇回憶童年的文章中,作者以富有感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兒時與家人一起上山拉柴火的情景。拉柴火顯然是件苦差事,但在作者筆下,那似乎是充滿歡樂的記憶。無論是推手推車、爬犁,還是尋找風(fēng)倒樹,亦或者在山中生火烤土豆,讀起來都使人覺得趣味盎然。從中我們看到了高大挺拔的父親形象,也看到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而這一切旨?xì)w,仍然是作為文章線索的火爐——在嚴(yán)寒的冬季里,燃燒著的火爐仿佛在歌唱,它顯得那樣溫暖,照亮了作者的人生;而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正是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結(jié)尾在對往事的追憶之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拓展了文章的內(nèi)涵,更顯余味悠長。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