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為什么會變成壞孩子?

2023-11-30 04:47

2023-11-30 06:39
調(diào)皮搗蛋,成績不好的孩子會被我們稱之為“壞孩子”。

聰明可愛,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會被稱之為“好孩子”。

這樣去判定孩子的好壞真的對嗎?

對于孩子來說,我們不能因為他調(diào)皮或者成績不好就定義為“壞孩子”。對于一個人的好壞標準的判斷應(yīng)該是指一個人的品德,成績只能作為判定一個孩子學(xué)習(xí)能力強弱的參考。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我們不應(yīng)該縱容,但是也要有給予一定的寬容,這樣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

對于“好孩子”,每個人的判定標準又不一樣,沒有絕對的標準。孩子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只要不去觸碰道德底線,那么他們就是父母的好孩子。

那么生活中我們的好孩子是如何會變成壞孩子的呢?

1.父母的心理暗示往往是罪魁禍首

心理學(xué)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曾經(jīng)有個電視節(jié)目,一個催眠師讓一個90斤的女孩子在“你的身體像鋼板一樣堅硬”的心理暗示下,將身體懸空架在兩把椅子上,然后現(xiàn)場一位130斤的觀眾站立在小女孩的腰上堅如過橋。這個實驗向我們展示了心理暗示的強大力量。

2.父母的心理暗示對孩子的影響力更大,尤其是父親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給孩子的印象更權(quán)威,父親對孩子的評價在孩子眼里都是對的,即使本身孩子身上沒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孩子也會往那個方向靠攏,這就是暗示帶來的結(jié)果。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候,盡量避免用笨、懶、蠢這樣的標簽貼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可能原本只是犯了一個很小的錯誤,但是在強烈且頻繁的心理暗示下,就變成真的了。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