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相國 子罕故事

2023-11-29 00:02

2023-11-29 01:12
  子罕卻玉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耕地的時候,從地里挖出一塊玉來。他恭恭敬敬地把玉送給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卻不愿收下。農(nóng)夫說:“我們種田人把玉看作是寶貝呢!請相國收下吧!”子罕說:“你把玉當(dāng)作寶貝,我卻把不接受你的玉的這種廉潔的品德當(dāng)作寶貝?。 边@件事被宋國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知道后,都說:“子罕不是沒有寶貝,只是他的寶貝和一般人的寶貝不同罷了?!比绻岩话賰山鹱雍鸵粓F(tuán)玉米給小孩選擇,小孩子一定是要玉米而不要金子;把貴重的和氏璧和一百兩金子給那些庸人去選擇,那些庸人一定是要金子而不要和氏璧。如果把和氏璧和深切中肯的道德至言送給那些賢智的人去選擇,那些賢智的人就一定是要那種深切中肯的道德至言了。所以知道得越精深的人,他所選擇的就越珍貴;知道得越粗淺的人,他所選擇的也就越粗賤。
  《呂氏春秋?異寶》原文:
  宋之野人①耕而得玉,獻(xiàn)之司城②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請曰:“此野人之寶也,愿相國③為之賜而受之也?!弊雍痹唬骸白右杂駷閷?,我以不受玉為寶。”故宋國之長者曰:“子罕非無寶也,以所寶者異也。”今以百金與搏黍④示兒子,兒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⑤與百金以示鄙人⑥,鄙人必取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⑦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⑧,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
  注:
  ①野人:指農(nóng)夫;種田人。②司城:春秋時期宋國的官名,原叫司空,因避宋武公之名諱,改稱司城。③相國:對子罕的尊稱,因為子罕官為司城輔助國君治理宋國,故亦可稱為相國。④搏黍:搏即團(tuán);黍即玉米;搏黍就是玉米棒。⑤和氏璧:璧是古代一種玉器,作裝飾品,平圓形,正中有孔。和氏璧是春秋時楚國人卞和所得的一塊玉璞剖出的寶玉所做成的璧,價值連城,傳為至寶。⑥鄙人:指郊野之人,也指庸俗的人。⑦至言:至當(dāng)?shù)难哉摚q金玉良言。⑧彌:愈;越。精:精深;精確。這里指了解得清楚,深知其價值。下句“其取彌精”的精則指某物的珍貴。
  附《韓非子?喻老》原文: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xiàn)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寶也,宜為君子器,不宜為細(xì)人用?!弊雍痹唬骸盃栆杂駷閷?,我以不受子玉為寶?!笔潜扇擞瘢雍辈挥?。故曰:“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br/>  《廉讓篇》
更多回答
子罕弗受玉    子罕以不貪為寶
  宋人或得玉,獻(xiàn)諸子罕。子罕弗受。獻(xiàn)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指鑒別玉器的人)以為寶也,故敢獻(xiàn)之?!弊雍痹唬骸拔乙圆回潪閷?,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被锥嬖唬骸靶∪藨谚?,不可以越鄉(xiāng),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fù)其所。 ---<春秋左傳>
譯文
  宋國有人得了塊玉,拿去獻(xiàn)給當(dāng)權(quán)的大官子罕。子罕沒有接受。獻(xiàn)玉的人說:“給做玉器的師傅看過,說是件寶物,才敢貢獻(xiàn)的。”子罕說:“我把不貪心作為寶,你把寶玉作為寶;我若是收下你這塊玉(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寶,還不如各人留著各自的寶物好??!”那人聽后跪下磕頭,說:“我是個小小老百姓,藏著這么貴重的寶物,實在不安全,獻(xiàn)給您也是為了自家的平安??!”   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鄉(xiāng)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使獻(xiàn)玉者富裕后,才讓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宋之野人①耕而得玉,獻(xiàn)之司城②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請曰:“此野人之寶也,愿相國③為之賜而受之也?!弊雍痹唬骸白右杂駷閷?,我以不受玉為寶?!惫仕螄L者曰:“子罕非無寶也,以所寶者異也。”今以百金與搏黍④示兒子,兒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⑤與百金以示鄙人⑥,鄙人必取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⑦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⑧,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