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022-12-12 19:10

A。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子安能為之足 之B。與臣而將四矣、嘗與人傭耕 與 C。固以怪之矣、公以是為名足以 以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于
2022-12-12 21:31
個人覺得選D
于,都表示引出對象,可不翻譯。
A前個之是“的”意思,后個是主謂之間不翻譯
B前個是動詞,加上;后者是連詞,和的意思。
C前者是副詞,已經(jīng);后者是連詞,因此。
更多回答
A。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子安能為之足 之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之”是助詞 翻譯成 “的”,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子安能為之足”,你怎么能因為它而感到滿足,“之”是代詞詞 翻譯成 “它”。

B。與臣而將四矣、嘗與人傭耕 與

前一個 意思是:連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與,加上,和……一起.;后一個 意思是:曾經(jīng)和別人一起被雇傭耕地,與,介詞 即 和……一起

C。固以怪之矣、公以是為名足以 以

前一個 意思是:本來已經(jīng)認(rèn)為它奇怪了,“以”通“已”,已經(jīng);后一個 意思是:因此您名聲已經(jīng)足夠大了,通“矣”,了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于

前一個 意思是: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于,介詞,到;后一個 意思是: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行為感到痛心遺憾的,于是介詞,對 的意思。

因此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與臣而將四矣、嘗與人傭耕 與

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第一項前面“之”是助詞“的”,后面是“它”指蛇,畫蛇添足里的,是代詞。
第二項前面“與”是“加上”“和”,后一個是“和”“一起”,都是一樣的意思,選B。
第三項前面是認(rèn)為,動詞。后面是“把”“拿”。
第四項雖都為介詞,但意義不同,前面是在,后接地點。后面是“對”接對象人物。
所以選擇B。古漢語的學(xué)習(xí)很是麻煩,很多細節(jié)。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