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評話·王少堂
? ? ? ? ? 王少堂(1889~1968)評話藝術家。名德莊,又名熙和,藝名少堂。祖籍江都,生于揚州安樂巷。7歲從父學藝,9歲登臺,12歲以家傳武(松)十回正式從業(yè),在揚州書壇嶄露頭角。王少堂在開始學書時,學的就是《水滸》,但是在初入書場之時,因為說得還不夠純熟,加上當時揚州書場林立,還有其他評話藝人都在說《水滸》,來聽王少堂說《水滸》的書客就不多。正在那時,王少堂就說了一陣子的《七俠五義》,相比較《水滸》,《七俠五義》的人物個性更為鮮明,故事情節(jié)更為跌宕,憑著這部書,王少堂打開了局面。但是,王少堂說《七俠五義》的時間并不長,因為他的父親王玉堂后來禁止他說《七俠五義》,而是要求他在《水滸》上下苦功。此后,王少堂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僅繼承父親的書藝,而且繼承了伯父的優(yōu)點,并且兼收同行之長,終于繼承并完善發(fā)展了王派《水滸》,自己也成為了揚州評話一代宗師。
揚州清曲
? ? ? ? 揚州清曲是中國江蘇揚州地區(qū)古老有影響力的傳統(tǒng)曲藝之一。它起源于古老的揚州民歌,傳承了元明俗曲。清代康、乾年間是其鼎盛期,曾流傳于全國許多地區(qū)。揚州清曲大部分音樂源自本地小調(diào),再次為“傳自四方”的各地小調(diào),其音樂具有民間性及地域特性。曲詞題材極其廣泛,曲目十分豐富。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